欢迎来到季晨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沧州 [切换]
    沧州季晨网 > 沧州热点资讯 > 沧州本地资讯 >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时间:2019-10-16 10:06:14  编辑:  来源:季晨网  浏览:130次   【】【】【网站投稿

    “与辉煌时期相比,南开大学这几年确实发展减慢。”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并不避讳谈及,今日之南开面临缺乏“存在感”的处境。

    他说,在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态势下,各个大学的综合实力都在快速增长,“现在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也退”。跨过历史长河,今天的南开大学已经百岁,“必须直面现实,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的位置上”。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南开大学现任校长曹雪涛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图

    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一个世纪前,硝烟炮火,乱世沉浮,南开为救国而生,越难越开(办)。1916年到1925,平均每一年就会有10多场战争爆发,就是在这样的动荡中,1919年,南开大学正式诞生。教育救国,这是“校父”严修和张伯苓为中国寻找的一条希望之路。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严修像 北京晚报 资料图

    上世纪20年代左右,“老校长”张伯苓定下了南开应有气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开学典礼上,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成为南开人至今都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早期的南开办学资金有限,规模较小,师资力量却较雄厚,一大批留学归国博士在这所学校开启了教学与科研生涯。其中,民国时期的“四大经济学家”中的两位,何廉、方显廷就曾在南开大学任教;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蒋廷黻则在南开历史系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曾在南开大学教授人类学社会学。

    条件虽艰难,一批批“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人才从南开大学走出。开国元勋周恩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以及33岁时起草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的宁恩承等都是其知名校友。一系列文艺、科研成果也从这里发端,北方话剧、篮球运动、中国经济学的基石“南开指数”……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伫立在南开大学主楼前的周恩来雕像 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回忆百年南开的辉煌,新一代南开人又将能实现什么?两年前,当曹雪涛接棒任南开大学校长时,人们在拭目,这位颇有传奇色彩的校长究竟能给南开带来哪些期待。

    不久前,一则“南开大学全面启动‘4211计划’”的消息,让公众得以窥见这位校长为百年南开酝酿的一条“升级进阶”之路。

    “我希望在保持原有传统的基础上,激发大家昂扬的斗志,以十足的勇气去克服面临的困难,追求卓越,并将这种追求落实在行动当中。”曹雪涛告诉澎湃新闻。

    【对话曹雪涛】

    起点|“爱国三问”仍是现实之问

    澎湃新闻:100年间,南开发生了哪些变化?又传承保留了哪些基因?

    曹雪涛:南开大学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厚重历史,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它成立于五四大潮,在国力贫弱,民族存亡面临危机的时候,两位先贤,我们南开大学之父严修先生和南开大学创始校长张伯苓先生,走在一起,本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创办了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创办的背景与目的就决定了它的气质,南开的学术传统是知中国、服务中国,它的整个发展历程就是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的学生都具有大公大能之精神。所以很多南开毕业生除了在专业学术上有深厚造诣和杰出成就,同时还受到社会和学界的敬重,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对国家作出的贡献。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像 南开大学官网 资料图

    澎湃新闻:您刚刚提到公能教育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这种教学理念和文化内核。 1935年,张伯苓校长提出了“爱国三问”,您觉得现在我们的学生答好这三问了吗?

    曹雪涛:我们必须要答好这三问。在新时代的特殊的历史时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真正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南开大学100年的办学历史上,一直是把培养高质量的、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张伯苓校长在1935年开学典礼上发出爱国三问,他的爱国教育思想是非常厚重的,这不仅仅是历史之问,也是现实之问,更是未来之问。我们要回答好这三问,就是要培养有情怀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对国家和民族有大公精神的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现在很多人在说,大学失去了教育的精髓,培养出来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说,(是)在培养过程当中,有的学生仅考虑自己的专业、职业、自己的发展,没有把学业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南开从入学一开始,就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始终、体现在学习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包括在一些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当中,我们都弘扬一种“公能日新”的精神。

    重塑|以行动求卓越

    澎湃新闻:站在100年的新历史起点,您对未来南开的发展有哪些规划和设想?

    曹雪涛: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应该为国家输送一流的优秀人才与团队,提供一流的科研成果。尤其是一流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在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包括在解决国家重大民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重大产品的方面,应该有一些知识的贡献、技术的突破和人才的支撑。

    南开大学强调的就是要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为一项重要任务。面向国际发展的态势,又根据国家的重大需求来布局人才工作。我们特别期待世界一流人才加盟。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效整合资源,为南开大学教职工提供一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他们为南开工作、为国家做贡献。所以,加强一流人才培养与引进,也是我未来的核心工作之一。

    还有就是作为一个立足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南开大学如何在大学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走出一条具有南开特色的中国道路,我们也在积极探索。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南开初创时期的校舍 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资料图

    澎湃新闻:就新的定位,南开大学最近启动了“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计划吗?

    曹雪涛:首先介绍一下计划产生的背景。在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大家对于一些计划和纲领性的文件,都是很认真地充分讨论。但稍显不足的就是议而不决,往往缺乏边落实、边改良、边提高、边完善的目标感和行动感。有的事情只有先动起来再慢慢调整方向,否则,坐而论道,停滞不前,许多大好发展机遇就流失了。

    我通过对南开很多学院的调研,了解到大家对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实质性发展,都非常期待。调研以后发现也有一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因为在综合性大学里面,当一个大学老师,感觉到这是很荣耀,也是一份职业。

    但是一些老师仅仅把这份工作当作职业看,而没有把它当事业干。分析其根本,就是没有从内心当中去追求人生之卓越。如果一个学者或者一个老师内心当中追求卓越,他激发出内心动力,会去不断地创新开创、提升自己。

    综合这些要素,着眼于南开的未来发展,我们一定要有卓越追求,一定要有行动目标。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其实是面向新百年重塑南开新辉煌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只是给大家指明方向,但是又在行动层面上提供了遵循。

    “4211”的“4”就是文科振兴计划,理科提升计划,工科攀登计划,生医发展计划。这是着眼于南开的文理并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新学科发展前沿做一些新的布局,特别是在新工科、新医科发展方面。

    “2”是两大奖励体系。所有的计划行动都要靠人去完成,既要发挥老师个人的主动性,调动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要把学校行政机关和各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我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有目标去追随,有榜样去学习,由此提出两大奖励体系:一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奖励体系,在每年9月的教师节进行表彰。此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奖励体系,每年底召开南开大学科技奖励大会加以表彰。

    两个“1”,一个是指在南开大学建立十大交叉科学中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围绕重大难题进行多学院多学科的交叉协作攻关。

    另一个“1”是携手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十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要是想通过与国际一流和顶级人才团队与项目合作,借助于先进的机制体制优势与国际智慧,将南开融入全球,实现国际化发展。

    澎湃新闻:您提到的两个奖励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我们的评价导向。计划要求南开大学的教师要教学和科研两不误,但是现在有些说法称“教授越来越远离讲台,只做科研,不抓教学”,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曹雪涛:首先,作为大学教授,上本科生的课,这是本分,也是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的责任所在。我们所倡导的南开大学奖励体系,鼓励教师在一线教学方面有所作为,学校也明确规定,大学教授要参与本科生教学工作。

    南开大学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举措,我们称之为“南开40条”,从40个方面拟订改革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同时,南开大学也修订了过去有关评审的条例,实现分类评选。对由于教学原因而在科学研究方面稍显薄弱,但在教育教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我们将聘请其为教学型教授。以上都是学校的改革措施。

    作为双一流大学,南开大学坚持对教师的高标准。大学教授如果既能在自身的学科领域达到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对教学有责任心与热情,那么,这些教师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效果会非常出色。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南开大学主楼 南开大学 供图

    困局|现在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也退

    澎湃新闻:南开大学刚刚通过了双一流的中期评估,未来还是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有人提到,南开大学可能存在感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双一流入选的学科不多、高校排名不在前列等等,您是如何看待南开大学现在面临的挑战?

    曹雪涛:与辉煌时期相比,南开大学这几年确实发展减慢。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下,各个大学的综合实力都在迅速增长。现在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也退。

    南开大学有所进步,但是与其他大学相比则进步慢了。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且勇敢直面的状况。近几年南开大学发展不佳,特别是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师生们的确有失落情绪,但这也使南开上上下下有所警醒,我们必须直面现实,奋起直追,在新一轮竞争中作出新贡献,力争回到应有的位置上。

    首先要分析原因。区域性的观念落后和相对的投入不足,是限制南开近年来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当然,我们更多还是要从自身发展的不足去考虑问题。比如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近年来,南开大学自主创新的动力小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弱了,特别是地处天津,不像北京、上海高校林立,相互竞争激烈,相对缺乏一种不在竞争中前进、就在竞争中落后的态势与对标意识。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发展慢的一些因素。

    现在,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激发全校上下的斗志,使大家焕发活力,共同为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我作为校长,主要落实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更新理念,凝聚共识,激发活力。为此,一到南开,我在与各位同志商议之后,第一年就召开了五次分别涉及人才、学科建设、本科生教育教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外事方面的校级工作会议,使大家清醒认识到南开大学现在所处的位置及面临的挑战。

    今年是第二年,学校积极开展行动计划,提出抓好工作落实,争取真正求卓越,出成果。如果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必能激发他们的担当与勇气,真正营造一种不进则退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如果说去年是鼓动之年、凝聚共识之年,今年则注重抓落实。明年我希望是提升之年,最后是发展之年。这样,每一年都有一个目标,一步一步重塑着往日之辉煌。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百年南开要奋起直追,力争回到应有位置

    1926年,严修先生题写的《南开大学一览》 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资料图

    期待|追求卓越的血脉永续

    澎湃新闻:您2018年元旦刚过来到南开,现在任期即将到两年,您怎么评价自己的工作?您给自己打多少分?

    曹雪涛:满分100分的话,我给自己打80分。对这份工作,我是非常热爱的,也确确实实喜欢上了这所拥有百年底蕴的高校,也和它的发展融在了一起。

    我作为校长,首先要履行好责任。什么是一个好的大学校长?我认为是懂教育的政治家,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很重要。其次是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家,还有一个是有情怀的专家。特别是懂教育,善管理,能够在宏观思维中,找到一所大学使命责任的具体实施路径,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具体实际工作当中得以细致贯彻和落实,这些都是大学校长综合性的素质与眼界。

    澎湃新闻:当初您加盟南开,很多人就有非常大的期待。您希望能给南开带来哪些改变?

    曹雪涛:首先,我希望给南开的发展带来理念上的更新。凡事都是理念为先,行动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是我所追求的,也希望与广大师生共同勉励的。

    我希望,追求卓越的血脉在南开的师生身上永续下去。从张伯苓校长创建南开之日起,就是要建立一所一流大学。在早期创办大学时,邀请了一流的大学老师,包括海外回来的,且当时的课程设置都遵循国际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又发现有一些不适合国内现状,于是调整了教育思想与教学体系,提出了“土货化”的教育理念,强调“知中国,服务中国”。其实目前看来就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走中国发展之路。

    最后你可以看到,南开培养出的学生,周恩来、陈省身、曹禺等,还包括梅贻琦先生这种南开的系列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身上,都能够体现出很深的南开印记。这种教育就是追求卓越,而且是有大公之精神的卓越,而非仅考虑自己。此外,也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上,这是“公”。而且要有“能”,光有情怀,没有能力也不行。所以它的校训是允公允能。大学校训中,能够把公和能合在一起的,南开是独特的,这就是南开的特色。

    其次是加强行动力。我所说的行动为本也是如此,“4211”卓越行动计划,行胜于言。南开人是非常沉稳、厚重和低调的。我希望在保持原有传统的基础上,激发大家昂扬的斗志,以十足的勇气去克服面临的困难,追求卓越,并将这种追求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当中。当然,最重要的是成国家事、行国际发展之路。

    澎湃新闻: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您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哪些建议?

    曹雪涛:对于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大家都非常期待。因为国家越发达,对教育就越重视。

    我觉得中国大学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大学首先应该是国家思想的策源地,有责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提供思想文化上的支撑,甚至去引领一个民族自信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大学是原始创新的高地。很多引领性原创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产品的涌现,其前期的工作都是来自于大学的教授和创新团队。所以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在创新型一流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方面花大气力,要把培养能为国家提供治理智慧和技术支撑的一流人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

    此外,大学在现代化治理体系方面,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与引进、现有人才创造力激发、新兴前沿学科群组建,以及为国家输送一流优秀人才,尤其是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核心人才支持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所以说,中国的大学发展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很多命题需要我们去深度思考、积极实践。

    附注:本文章来源于季晨网分类信息,有需要免费注册点击进入:http://www.jcwgw.net/

    15392122075